2023年3月15日晚,外国语学院联合社会科学处通过线上腾讯会议方式举办了第1271期社科大讲坛——先秦儒学的产生与递变,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全球汉籍合璧工程”首席专家郑杰文教授受邀做此次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副主任崔颖副教授主持,日语系主任李光贞教授、张强副教授等部分教师以及日语系本科生、研究生,约150人在线上聆听了讲座并参与交流。
讲座伊始,李光贞教授对郑杰文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与感谢,崔颖副教授向与会同学对郑杰文教授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介绍。随后,进入讲座的主要部分。郑教授提到,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脉,而先秦时期是我国儒学的奠基时期。先秦儒学由周公旦发轫,强调德政。五百年后孔子依据世事巨变加以取舍改造,形成了礼、仁、孝为主体的儒学体系。在经过孟子的“仁政说”、荀子的“礼治说”等阶段后,儒学从而成为影响中国乃至东亚的社会主流学说。
对先秦儒学理念发展的历史轨迹作了简要介绍之后,郑教授从周公旦德政学说的产生及影响、孔子礼仁孝治世说及其社会功用、孟子的仁政论及其社会功用、荀子的礼治说及其影响、儒家治世理念的影响及今用价值等五个方面对先秦儒学各个阶段的发展契机和主要内涵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在介绍儒家治世理念的影响及今用价值这一部分时,郑教授援引习近平主席在人民日报上的发言,认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儒学的当代价值,是坚守核心价值观以及价值体系的应有题中之义,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郑教授的详实介绍和仔细讲解不仅提高了日语系学子对于先秦儒学的认识深度,而且激发了日语系学子对其当代价值的思考。
在讲座的最后,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李光贞教授和崔颖副教授对本次讲座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郑教授在儒学研究方面的高深造诣,与其严谨扎实的治学态度和鉴古通今的历史意识密不可分,这是每一位日语系学子都应学习和效仿的,再次向郑教授表达了感谢。
审稿人:崔颖